中西互動 不斷演進——王春良花鳥畫小議
王春良的藝術格調純正,這種格調從其早期作品一直貫穿至今。
他的一個根本標志,就是把握了中國花鳥畫精髓——詩性和意境。他把現實生活通過靈感和真情再度演釋,以唯美筆調,重塑東方藝術的和諧大美。
王春良完全脫離傳統構圖賦色的窠臼。他善用長線,揉進現代構成和裝飾手段,運用線型組織美感,以疏密、交錯等手法布局造勢,通過線條的穿插呼應,使畫面整體聯系,在構圖上形成運動感。長線構成的視覺空間,弱化了繪畫的敘述性而強化表現性,猶如舞蹈般搖曳多姿。他對線條質量下過苦功,用筆多以中鋒,兼施微妙偏鋒,表現物象以簡寓繁,顧盼生姿;對暈染、皴擦諸法的妙用,讓畫面愈顯生機盎然。
他在不少花鳥作品中,參以潑彩山水技法,抑或水彩畫的暈染之法,色彩瑰麗夸張,豐韻含蓄;并能因心造境,長于幻想營造,畫中色彩和造型不受客觀情境制約,浪漫抒情。傳統文人畫思想觀念中,達妍濃艷與雅無緣。王春良卻能在潑彩暈染中,同樣體現出中國畫的寫意精神。藝術上如果沒有獨立品格,就等于否定自已存在的必要性?!醮毫紡膶嵺`角度,繼承了中國花鳥畫的精神本質,作品清雅文氣;又在中西互動的格局中,不斷演進,構建出時尚“洋氣”的現代圖式。
在美術界,關于中國花鳥畫當代性的爭議,言人言殊,高見紛呈。
王春良的創作思想,皈依于寫意花鳥畫核心本質——精神性。在對傳統精神積極認同的基礎上,有意識地吸收時代基因,使作品呈現出古今雜陳、中外交匯的異彩,用新的審美形態理解傳統題材,在傳承中開生面,這是中國現代花鳥類畫的希望所在。
王春良的花鳥畫,以全新的舒展筆調,不外露、不顯達正一步步走向成熟。
文/樊奎
閱讀下一篇:沒有了...